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費納奇鏡_動畫原理

 費納奇鏡_動畫原理


約瑟夫普拉托(Joseph Antoine Ferdinand Plateau)
是19世紀比利時的物理學家,
視覺暫留現象的發現者。
約瑟夫普拉托是在觀察太陽的實驗中,
發現了視覺暫留的現象,
並為製作的「費納奇鏡」提供理論基礎。

費納奇鏡(英語:Phenakistoscope),
1832年由比利時人約瑟夫·普拉托(Joseph Plateau)和
奧地利人西蒙·馮施坦普費爾(Simon von Stampfer)發明,
可播放連續動畫,是早期無聲電影的雛型,
也間接影響了日後動畫及電影拍攝的理論基礎及技術發展。

視覺暫留現象的運用,最早的歷史記載是12世紀左右,
中國宋朝的走馬燈(即燭光將剪紙的圖像,投射在屏上,圖像就會不斷地走動),
後來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也是此原理的運用。

視覺會暫留,是因為視神經的反應速度所造成,時值約是1/16秒,
不同頻率的光源,會有不同的暫留時間,這也是動畫、電影播放拍攝的理論基礎。
一般來說,要達成基本的視覺暫留效果,
至少需要10FPS(FPS—Frames Per Second)即是視頻的幀率,
畫面的更新率「Frames」一般稱為「幀」。

在拍攝動畫及電影運用時,
人眼看到物體或畫面後,約在1/24秒內不會消失,
所以一般動畫的幀率設為24幀/秒。
因為如幀率太慢,會讓人的視覺,產生不流暢的感覺,
所以一般電影及動畫的幀率,會設為24幀/秒。


費納奇鏡Scratch程式設計

原始圖檔





Scratch鏡圖角色原始檔